由于洗衣机在我国已经非常普及了,一般的家庭洗衣服都靠自己家的洗衣机搞定,只有碰到一些不适合水洗的衣服,才会送去洗衣店干洗。因此,在此之前,市面上的洗衣店几乎是清一色的干洗店。即便到了今天,水洗也并不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自助洗衣还处于市场导入期。那么,自助洗衣在中国是否有未来?它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妨听一听义乌几家自助洗衣店店主的说法。
叙述人:“凡客”店主郑胜军
一句话介绍:曾在外企工作4年,稳定收入敌不过创业梦想,离职后开了义乌第一家自助洗衣店
性思维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惊人的可能性。”
叙述人:“好帮手”店主楼玲玲
一句话介绍:一个15岁孩子的母亲,做过平车工,当过营业员,打工打腻了想要自己当老板,没什么经验的她选择没什么风险的自助洗衣店。
楼玲玲也是义乌本地人,40岁不到的她,已经为别人打了20多年的工。楼玲玲的自助洗衣店就开在“凡客”附近,开业还不到一个星期。创业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义乌银泰百货当营业员,一个月工资有三四千元,因此她离职时,曾有同事劝她不要犯傻。不过,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打工打腻了想要自己当老板,所以不管成功与否,都不会后悔。
“说实话,我之前又没做过生意,根本就没经验,所以第一次创业还是很谨慎的,主要是想练练手,积累一些经验。我看义乌的几家自助洗衣店生意都还不错,而且投入又不多,所以就跟着开了一家。”楼玲玲告诉记者,保联东街的店租比较便宜,一年才1万多元,买几台洗衣机、烘干机也花不了很多钱,而且这附近单身公寓特别多,这些单身公寓面积非常小,一般都没有洗衣机,晾衣服也很不方便,市场需求挺大的。不过,楼玲玲认为自助洗衣店“钱”景有限,比较适合拿来当“跳板”,有能力了再去找更好的项目做。
番外篇;
自助洗衣的另一种模式
在采访的过程中,“好帮手”店主楼玲玲透露,她在采购洗衣机的时候,卖家曾告诉他,现在义乌最火的其实是投币洗衣机,这样的店通常开在工业区里,只水洗不烘干,平时无人看管,也没有配套服务,但收费相对低廉,一桶4-5元,这样的洗衣店在后宅小学的对面曾有一家。
其实,义乌人对楼玲玲说的投币洗衣机并不陌生,因为工厂为员工宿舍配备的通常就是这种洗衣机。近五六年毕业的义乌大学生对此就更熟悉了,因为大部分大学校园就是在这几年时间里配上了自助洗衣机。实际上,这是自助洗衣行业的另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投入的费用相对低廉,但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机器折旧也相对加快。再加上只洗不烘,顾客要自己拿回家晾晒、折叠,实在是麻烦,因此没什么竞争力,利润也很低,很容易被取代。
▲自助洗衣店其实不怎么需要“自助”,洗、烘、熨、叠都有人帮你做了。
▲投币洗衣一次5元,这类洗衣店收费低,也就谈不上服务了,是自助洗衣行业中较为初级的一种,一般都开设在工业园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