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古建筑设计—实现古建筑设计的商业和休闲化——广德风景旅游区卧龙山园区
在中国佛教信众中,普遍认可的观音故里有两个。一是南海普陀,二是四川遂宁。这两个“观音故里”东西呼应,丰富了中国佛教的内涵。
有“西来第一禅林”之称的广德寺,位于遂宁城西松柏掩映的卧龙山麓。古诗云:“翠柏森森掩卧龙,梵宫宝刹夺天工。”广德寺以其20000多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在西部梵宇中首屈一指。
推开厚重的寺门,广德寺第一宝——明代圣旨坊映入眼帘,镀金的“圣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是历代僧侣在寺内11次拜迎皇帝圣旨的地方。由于广德寺的开山祖师克幽,是皇室嫡亲,历朝历代的钦差到该寺宣读圣旨时,都亲自进入寺庙内,因此该寺的圣旨坊建在寺内。这也与国内其他寺庙将圣旨坊建在寺外有极大的区别。现为全省保存最好的一座明代木牌坊。
从圣旨坊上行至大雄宝殿往西拐,一座彩色七级浮屠进入视线,这就是广德寺第二宝——开山祖师克幽的肉身塔济善塔,克幽的佛骨舍利子存放其中,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塔。
往西行数步,进入观音殿,在观音三姐妹佛像后面,有一块保存非常完好的宋碑,又名九龙碑,双龙戏珠下面是唐、宋9个皇帝敕封广德寺的记载。这是第三宝,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九龙碑。
再往上走,进入玉佛殿后,就能看到该寺第四宝———镇山之宝“缅甸玉佛”了。它是该寺一代高僧清福大和尚于清代光绪三十二年,独步万里,西去缅甸、印度诸国取经求法时请回来的。
远景古建筑设计打造广德风景旅游区卧龙山园区
http://www.stnn.cc/geography/200606/t20060622_261923.html
西来第一禅林 遂宁卧龙山麓广德寺
广德寺坐落在长江水系涪江中游的四川遂宁市西城区之卧龙山麓,占地面积五万六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八千余平方米,其中,以明代建筑为主体的古建筑达八千余平方米,居全川之冠,为全国重点保护的佛教十方丛林。
广德寺乃古今闻名的观音道场,建于唐开元初年间,原名石佛寺,后由皇帝敕名保唐寺、禅林寺、善济寺、再兴禅林寺、广利禅寺、广德禅寺。自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克幽(法名无住)住持阐教,奠十方丛林于兹域后,高僧辈出,典律威严,禅风丕振,寺宇宏隆。中轴线上九重,是佛教寺庙之极数,殿堂亭阁二十九座,俨如梵王宫阙,伴以宝树名花,十方称胜,誉为“西来第一禅林”。唐、宋、明三朝皇帝十一次敕封,为全国罕见。
漫漫历史长河中,广德寺虽兵燹之灾,但复兴甚速,世盛寺隆,明代极盛,“僧众千余,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山”。传统的二、六、九月“香会节”,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古诗赞曰:“……青纱蒙首朱丝萦,旃檀执拜心明诚。幡幢璎珞路不绝,万口喃罗同一声。始发灵泉终广德,大众微尘动瑶阙。烛泪堆成五色云,佛心自映千潭月……”,而今,盛况同然。仕宦文人、高僧大德,览寺胜境,颇多题咏,志于史册,翰墨流芳。寺内经藏字画、碑塔坊亭、石刻雕塑、匾对玉印,实乃奇珍异宝,全寺之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令世人赞颂。
远景古建筑设计团队成功案例之广德风景旅游区卧龙山园区
项目名称:广德风景旅游区卧龙山园区
项目概况:由远景设计院设计的广德风景旅游区卧龙山园区位于市西三里,山脊似一龙型山脉,俗称龙脊坡。卧龙山园区与相邻的巴蜀民俗文化街、广德寺共同组成“广灵风景旅游区”的核心区域。在过去的数年里,卧龙山公园经历了一个由火爆到冷落的历史过程。卧龙山自然生态环境与广德寺厚重的佛教历史文化,以及与巴蜀民俗文化街的相互联系及各自的特点,形成了广灵风景旅游区“观光”、“休闲”两大主题旅游产品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一个有高品位的旅游观赏价值、生态环境优美、产品特色明显、服务功能配套完善的一流的休闲、度假及观光旅游目的地。
远景设计研究院(原:四川省建筑风景园林设计院),古建筑设计公司、古镇打造、仿古建筑设计公司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古建筑设计、仿古建筑设计、古镇打造、仿古商业街打造和旅游景区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