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古建筑设计—实现古建筑设计的商业和休闲化——文殊院改造片区
文殊院 心之向往
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也是四川省佛教协会所在地。它的前身是唐代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只剩下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据称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庐,苦行修持。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
到文殊院你可以感受,一墙之外熙熙攘攘的人群的热闹非常,而一踏进今寺庙那一瞬间你又会安静庄严了起来。寺院外的人们在整个古街道里感受阳光下晶莹闪耀的古风建筑,惬意地遍访每一个特色的小店,购买独钟心意的各类小玩意儿,品尝风味正宗的民间小吃;寺院内的人们则潜心向佛,在庄严的佛像前参拜,用最虔诚的态度诉说心之所愿,或健康平安,或事业顺利,或爱情得意……
远景建筑设计打造文殊院改造片区
http://news.qq.com/a/20050708/000530.htm
青石、古树、庭院,青瓦、白墙、挑檐……成都市有关方面昨日透露,拟打造为“中国第一都市禅林”的文殊院历史文化街区,其一期保护性改造中的5大院落预计将于9月底向外开放。同时,有关方面设想,在片区内恢复历史上曾经存在但目前已经消失了的东岳庙、五岳宫、娘娘庙、弥勒庵等众多庙堂建筑的外观。据悉,有关方面还拟于近期向外界公开征集,为文殊院片区取一个叫得更响亮的名称。
翘角的飞檐,雕花的门窗,久远的岁月浓缩于一座座川西民居院落。昨日,文殊院片区首批恢复的样板院落已基本形成。有关人士说,文殊院片区整个保护性改造范围占地400余亩,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占地78.14亩,其重点是5个重点院落和6个旁院,目前主体已经基本完成,预计将于9月底向外界开放。
据悉,这些院落前期将定位为“泛博物馆”的性质,成为川西民居和老成都生活的展示场所,让人感受到当时老民居的韵味和品位,体验到当时老成都人普通生活的点点滴滴。
远景古建筑设计团队成功案例之文殊院改造片区道路景观
绿化设计概况
文殊院片区的改造是西南重镇天府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工程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我院这次对“主要街道,集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我们从立足全局、通览总体的视觉中进行构思安排。
几条街道:一、呈现了其过渡性,从繁华的现代城市过渡到佛文化的文殊院,循序渐进,自然而然。二、有其鲜明性,佛教博大,丰富多彩。庙有庙不同,各寺有特色,“以寺为市”是文殊院的历史性特征。三、独特性突出,把佛文化、蜀文化、川西民居的特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集中绿地:它是绿色成都、生态成都的新延展、新天地。把佛境界风物化,恬静幽雅,使人进入仙境界,净化人心,使“都市禅林”在诗情画意中体现出来。
远景设计研究院(原:四川省建筑风景园林设计院),古建筑设计公司、古镇打造、仿古建筑设计公司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古建筑设计、仿古建筑设计、古镇打造、仿古商业街打造和旅游景区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