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立方”节目运用了最先进的舞美光电技术,融入了诸多的中国元素,创造了广场表演艺术的最新形式,可以说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庆典活动的鸿篇巨制。整个晚会的过程中,在“树”下, 表演者手持道具进行表演,根据不同的主题配合焰火和群众联欢表演,变换不同图案和色彩,呈现给观众丰富的视觉效果。“光立方”表演贯穿整个晚会各个篇章。
台湾科学家欲让树叶发光取代街灯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台湾台北中央研究院和台南成功大学的科学家将发光的海胆形状的金纳米粒子,即已知的生物发光二级管植入到一种植物的树叶里,也许不久就可以用树叶发出的绿色荧光,取代街灯发出的金光。
这种新纳米粒子通过生物学方式发光,不像现在的街灯那样需要电流,除此以外,它还能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吸收大气里的二氧化碳。苏严勋(Yen-Hsun Su)在接受《化学世界》的采访时说:“将来可以利用生物发光二级管让路旁的树在夜间发出荧光。由于生物发光二级管发光能促使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这种方法不仅能节省能源,而且还能吸收二氧化碳。”
这种金色的海胆形状的纳米粒子,是把树叶里通常用来吸收光的一种材料转变成发光材料的关键。众所周知,让植物叶子呈现绿色、可促进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素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然而在特殊环境下,例如在接触到紫外线时,叶绿素自身也能发光。当接触波长大约是400纳米的光时,绿色的叶绿素会发出红光。
然而要得到紫光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夜晚,而且发光的树叶要为司机和路人提供照明。科学家需要一个紫光源,最终他们在金纳米粒子里发现了它。当人眼看不见的波长更短的光接触到金纳米粒子时,它们会在刺激下发出紫光。紫光撞上附近的叶绿素分子,刺激叶绿素产生红光。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级(Nanoscale)》杂志上,科学家希望用金纳米粒子处理过的树,能产生足够的光,以便取代用电或气供能的街灯。然而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克里沙奴·雷表示,现在这一成果仅局限于他们的试验对象——水生植物虎耳。不过把它推广到街道两旁的树等陆生植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