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米3层聚氨酯烤房活动板房
装烟室
内室长8000mm、宽2700mm、高3500mm,满足鲜烟装烟量4500kg以上,烘烤干烟500kg以上.主要包含地面、墙体、屋顶、挂(装)烟架、导流板、装烟室门、观察窗、热风进(回)风口、排湿口及排湿窗、辅助排湿口及辅助排湿门等结构.装烟室剖面结构如图5—1所示.
图5—1装烟室剖面结构示意图(气流上升式)
地面
找水平,不设坡度,地面加设防水塑料布或其它防水措施.
墙体
砖混结构或其它保温材料结构墙体.砖混结构墙体砖缝要满浆砌筑,厚度240mm,墙体须内外粉刷.
屋顶
与地面平行,不设坡度.预制板覆盖,厚度≥180mm;或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厚度≥100mm.加设防水薄膜或采取其它防水措施.
挂(装)烟架
采用直木(100mm方木)、矩管(≥50mm×30 mm,壁厚3mm)或角铁材料(50mm×50mm×5mm),能承受装烟重量.采用直木或-易燃材料时,严禁伸入加热室,防止引起火灾.
挂(装)烟架底棚高1300mm(散叶装烟方式底棚高500mm),顶棚距离屋顶高度600mm,其它棚距依据棚数平均分配.
采用挂杆、烟夹、编烟机、散叶等编烟装烟方式,鼓励使用烟夹、编烟机、散叶、叠层等编烟、装烟方式.
导流板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地面(气流上升式)或屋顶(气流下降式)适当位置设置导流板.
装烟室门
在端墙上装设装烟室门,门的厚度≥50mm,采用彩钢复合保温板门,彩钢板厚度≥,聚苯乙烯内衬密度≥13kg/m3.采用两扇对开大门,保证装烟室全开,适应各种装烟方式(如装烟车方便推进推出),规格如图5—2所示.
图5—2两扇对开大门平面结构示意图
观察窗
在装烟室门和隔热墙上各设置一个竖向观察窗.门上的观察窗设置在左门、距下沿900mm中间位置,规格800 mm×300mm,如图5—2所示.隔热墙上的观察窗设置在左侧距边墙320mm、距地面700mm位置,规格1800mm×300mm,如图5—3位置A所示.观察窗采用中空保温玻璃或内层玻璃外层保温板结构.
气流上升式 气流下降式
(A观察窗,B热风进风口,C热风回风口,D排湿口,E温湿度控制设备)
图5—3装烟室隔热墙开口示意图
热风进(回)风口
热风进风口开设在隔热墙底端(气流上升式)或顶端(气流下降式),规格2700mm×400mm,如图5—3位置B所示.热风回风口开设在隔热墙顶端(气流上升式)或底端(气流下降式),规格1400mm×400mm,如图5—3位置C所示.气流下降式回风口应加设铁丝网(网孔小于30mm×30mm),防止掉落在地面上的烟叶吸入加热室后被引燃,引起火灾.
排湿口及排湿窗
在隔热墙顶端(气流上升式)或底端(气流下降式)两侧对称位置紧贴装烟室边墙各开设一个排湿口,规格400mm×400mm,如图5—3位置D所示.在排湿口安装排湿窗,排湿窗采用铝合金百叶窗结构,规格如图5—4所示.气流下降式的排湿口可以根据需要向上引出屋顶,以防排出的湿热空气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
图5—4铝合金百叶排湿窗结构示意图
辅助排湿口及辅助排湿门
气流上升式在装烟室端墙上方对称位置开设两个辅助排湿口,规格400mm×250mm,如图5—2所示.在辅助排湿口安装辅助排湿门,以备人为调控.
余热共享通道
推荐使用余热共享设计.气流下降式在距离隔热墙2800mm~3000mm处的装烟室中线上,预留400mm×300mm开口为余热共享通风口,在该开口位置横向下挖深500mm,宽400mm砖砌沟槽与隔壁烤房相同位置的开口连通,作为余热共享通道.气流上升式余热共享通道设置在屋顶,规格位置与气流下降式对应.
加热室
主要包含墙体、房顶、循环风机台板、循环风机维修口、清灰口、炉门口、灰坑口、助燃风口、烟囱出口、冷风进风口和热风风道等结构.内室长1400mm、宽1400mm、高3500mm,屋顶用预制板覆盖,厚度≥180mm;或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厚度≥100mm,加设防水薄膜或采取其它防水措施.墙体为砖混或其它保温材料结构.砖混结构墙体厚度240mm,砖缝要满浆砌筑.如图5—5、5—6、5—7、5—8、5—9所示.
图5—5气流上升式加热室地面及喇叭状热风风道俯视图
图5—6气流上升式加热室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7气流下降式加热室地面俯视图
图5—8气流下降式加热室立体结构示意图
喇叭状热风风道
为了促进均匀分风,在加热室底部(气流上升式)或顶部(气流下降式)设置热风风道,风道截面为梯形,上底是长度为1400mm的加热室前墙,下底是与装烟室等宽的2700mm×400mm的循环风通道,形似喇叭状.
气流上升式地面向上至400mm处两边侧墙向外扩展与装烟室边墙连接,上面覆盖厚100mm预制板或混凝土浇筑结构盖板,形成梯形柱体结构,与热风进风口构成喇叭形风道;距离地面500mm向上至屋顶为1400mm×1400mm×3000mm的立方柱形.
气流下降式循环风机台板向上(2600mm处)至屋顶部分,两边侧墙从距离加热室前墙内墙870mm处向外对折与装烟室边墙连接,形成梯形柱体结构,与热风进风口构成喇叭形风道.循环风机台板以下为1400mm×1400mm×2500mm的立方柱形.
墙体开口及冷风进风门、循环风机维修门和清灰门
在加热室三面墙体上开设冷风进风口、循环风机维修口、炉门口、灰坑口、助燃风口、清灰口及烟囱出口,并在冷风进风口、循环风机维修口及清灰口安装不同要求的门.如图5—9所示.
气流上升式前墙 气流下降式前墙
左侧墙 上升式右侧墙 下降式右侧墙
图5—9加热室墙体开口设置平面示意图
(1)冷风进风口及冷风进风门
气流上升式在加热室前墙、风机台板上方300mm墙体居中位置开设,气流下降式在加热室右侧墙、距离地面650mm墙体居中位置开设,冷风进风口规格885mm×385mm.采用40mm×60mm方木制作木框(木框内尺寸805mm×305mm),内嵌在冷风进风口内,在木框上安装冷风进风门.冷风进风门达到下列技术指标要求:
Ⅰ.冷风进风门内尺寸800mm×300mm;边框使用25mm×70mm×方管,不得使用负差板;长方形框架的四边为直线,四个角均为90°,框架两个内对角线相差≤2mm;转动风叶采用厚度冷轧钢标准板并设冲压加强筋.
Ⅱ.风门关闭严密.所有的面为平面,风叶能够在0~90°开启,并在任意角度保持稳定.转动风叶的面与边框的面搭接≥5mm,不能有缝隙,在不通电条件下转动风叶自由转动<3°;轴向与边框缝隙1~2mm,轴向旷动<1mm,两轴同轴度偏差<.
Ⅲ.转动风叶和边框表面采用镀锌或喷塑处理,颜色纯正,不得有气泡、麻点、划痕和皱褶,所有边角都光滑,-刺,焊缝平整,无虚焊.镀锌或喷塑厚度不小于20μm,能满足长期户外使用.
(2)循环风机维修口及维修门
气流上升式在加热室右侧墙、循环风机台板上方墙体居中位置,气流下降式在加热室前墙、循环风机台板上方墙体居中位置开设,循环风机维修口规格1020mm×720mm.在循环风机维修口安装维修门,维修门采用钢制门或木制门,门框内尺寸不小于900mm×600mm,门板加设耐高温≥400℃保温材料.
(3)炉门口、灰坑口和助燃风口
在距离地平面高度为240mm和680mm的前墙居中位置开设灰坑口和炉门口,规格均为400mm×280mm.在灰坑口右侧开设φ60mm的助燃风口,中心点距灰坑口竖向中线260mm、距地面450 mm.在开设灰坑口和炉门口的前墙下部1040mm×900mm空间内,砌120mm墙,保证炉门和灰坑门开关顺畅.
(4)清灰口、烟囱出口及清灰门
在加热室左右侧墙上各开设一个清灰口,左清灰口下沿距离地面1300mm、规格920mm×520mm,右清灰口下沿距离地面1300mm、规格920mm×720mm.在清灰口安装清灰门,清灰门采用钢制门或木制门,门板加设耐高温≥400℃保温材料,密闭严密.在左侧墙上开设200mm×150mm的烟囱出口,中心距隔热墙820mm、距地面1975mm.
循环风机台板
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度100mm,顶面距地面高2600mm.前端延伸出加热室前墙1260mm,前端边角设置240mm×240mm支撑柱形成加煤烧火操作间;两边延伸出加热室,与装烟室等宽,形成风机检修平台;连体烤房循环风机台板进行通体浇筑,遮雨防晒.浇筑时,在台板上预留φ700mm的循环风机安装口和φ220mm的烟囱出口,设置参数如图5—10所示.
气流上升式 气流下降式
图5—10循环风机台板剖面俯视图
土建烟囱
烟囱由与换热器焊接的金属烟囱和土建烟囱组成.在循环风机台板的烟囱出口位置向上砌筑高2500 mm的砖墙结构的土建烟囱,墙体厚度120mm,内径260mm×260mm.其中一面侧墙与加热室左侧墙共墙(共墙部分内外粉刷,密封严密,严防窜烟),烟囱顶部加设烟囱帽,防止雨水从烟囱流进换热器.
新建密集烤房必须实施集群建设,并配套相应附属设施.山区与坝区的单群烤房数量应分别在5座与10座以上.对50座以上的烤房群,可根据需要建成具烘烤、分级、收购一体化功能的烘烤工场.
密集烤房按装烟室长8m、宽、高的规格建造,5座以上并排联体建设,质量达到《国家密集烤房技术规范》相关要求.
密集烤房个体综合占地60m⊃2;.其中,53%用于建盖烤房主体(占⊃2;),47%(⊃2;)用于建盖附属设施,编烟棚⊃2;,烧火棚及煤棚占12m⊃2;,-附属如排水沟等占4m⊃2;.
密集烤房群综合占地按每座烤房52m⊃2;计算,其中,58%用于建盖烤房主体,平均每座密集烤房主体占地30m⊃2;,余下42%用于建盖附属设施.附属设施内容包括:编烟棚、值班室、配电房(包括发电机房)、煤棚、厕所、围墙、大门、收购用房、综合管理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