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声测管 济宁声测管现货 济宁国标声测管
1949年中国钢产量为15.8万吨,只占全球的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钢铁工业开始恢复、发展,提高产量是重中之重,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三打两千六”,连续三年都没破2600万吨目标,反映了那个年代提高钢产量的艰难程度。1978年改革开放时,中国钢产量3178万吨,占世界比例4.4%。改革开放为钢铁工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钢产量快速提升,1996年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达10124万吨,占全球钢产量的13.5%,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18年粗钢产量9.28亿吨,占世界比例51.3%,已连续23年位居粗钢产量世界第一。钢产量增长的同时,钢材品种质量大幅提高,钢材自给率不断提高。1949年,钢材供给严重不足,1950年钢材自给率仅50%,只能冶炼100多个钢种,轧制400多个规格的钢材。1978年钢材自给率提高到72.7%,1/3的外汇都用来进口钢材。2006年,中国实现净出口钢材2450万吨(材坯合计折合粗钢3463万吨),结束了1949年以后连续57年钢材净进口的历史。汽车板、家电板、管线钢、造船板、桥梁板、电工钢、不锈钢板、特钢棒线材以及航天军工用钢等产品实际生产水平达到较高水准。“十三五”规划以来,国产钢材共有282项品种的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实物水平,20项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实物质量水平,2018年钢材自给率达到106.7%,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8.7%,22大类钢材产品中,有17类钢材产品自给率超过100%。中国高端钢材国际竞争力和技术支撑力明显增强:自2009年起,单价高于1000美元的钢材出口量大于进口量;自2010年起,单价高于2000美元的钢材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二是培育了以中国宝武为龙头的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钢铁基本建设始于对鞍钢的扩建改造,1953~1957年,开展了苏联援建156个大项目中的8个钢铁项目建设,包括新建武钢、北满钢厂、包头钢厂、热河钒铁厂(承钢前身),改扩建鞍钢、本钢等。“一五”末,国家提出钢铁工业建设“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部署,“三大”是继续建设鞍钢、武钢和包钢三个超过100万吨钢的钢铁基地,“五中”是建成年产30万~100万吨钢的中型钢铁厂,包括扩建太钢、重钢、马钢、石景山钢铁厂,新建湘潭钢铁厂,“十八小”是在18个省、自治区新建18个年产10万~30万吨钢的小型钢厂,包括河北邯郸、江西新余、
江苏南京、广西柳州、福建三明、新疆八一、湖南涟源、河南安阳、吉林通化等。1964年,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以攀钢为标志性工程,建设长城钢厂、水钢、遵义金属制品厂等三线基地,恢复建设酒钢、兰钢、略钢,扩建成都无缝、重钢、昆钢,鞍钢援建宁夏石嘴山钢绳厂,本钢分迁建设西宁特钢等。这些钢厂中的多数,至今仍是中国钢铁的主力军,而且在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从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全局出发,决定建设宝钢,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一天,宝钢工程开工建设。进入21世纪,中国具备了自主集成建设现代化沿海钢铁基地的能力,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宝钢湛江、山钢日照等国家生产力重大布局项目建成投产。与建设钢铁基地交相辉映的是钢铁兼并重组,20世纪90年代末期,湘钢、涟钢和衡钢合并组建华菱集团,宝钢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和梅山钢铁公司,“十五”“十一五”期间,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实施跨区域重组,河钢、山钢等实施区域内重组。十八大以来,以中国宝武的组建为标志,中国钢铁又开启了新一轮重组,对全球钢铁工业竞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2018年中国大陆粗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集团达到22家,全球前50大钢铁企业中,中国占据了28席(含台湾中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