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酢酱草花小苗绿化/产地 浙江红花酢酱草低价促销
红花酢酱草,又名:花花草、夜合梅、大叶酢浆草、三夹莲、铜锤草。等酢浆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含草酸。复叶、小叶三片、倒心脏形、昼开夜合。自春至秋开花,花黄色、桃红色、紫红色。果实圆柱形、熟时果皮裂开、借弹力射出种子。原产南非、现广布于世界各地。耐寒性不强、但耐热、耐阴。
形态特征编辑
单叶、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具托叶;小叶呈倒心形、长椭
红花酢酱草
圆或扁三角形。两性花 [1] ,单生或成繖形状聚繖花序;萼片5;花瓣5,白、黄、淡黄或粉紫红色;雄蕊10-15;子房5室。蒴果。多年生草本,草株高15至25厘米。具块状纺锤形根茎。全株被白色纤细毛。叶基生,具长柄,3枚小叶掌状着生倒心形,叶背被软毛。花茎基部抽出,伞形花序,稍高出叶面。花深玫瑰色带纵条。花期4至11月 。花叶白天开放,夜间傍晚闭合。有白花及紫花变种。
分布范围编辑
原产地:南美巴西。
主要价值编辑
红花酢酱草植株低矮,叶子茂密,碧绿青翠,小花繁多,烂漫可爱。在园林绿化中,布置花坛、花槽等,株丛稳定,线条清晰,富有自然景观,也是极好的分栽和地被植物,在同类中常见还有白花酢酱草。
药用价值
【来源】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铜锤草Oxalis corymbosa DC.[O. martiana Zucc.]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 酸,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调经。用于肾盂肾炎,痢疾,咽炎,牙痛,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注意】 孕妇忌服。
繁殖栽培编辑
喜温暖,不耐寒,忌炎热,盛夏生长慢或休眠,喜阴,耐阴性极强,宜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土壤。
使用无性繁殖。营养生殖分为球茎繁殖和分株繁殖。红花酢浆草的连体茎可以分离为母球茎、芽球茎、叶球茎3种。这3种球茎中母球茎具有直接分生球茎的能力,直径2至2.5厘米,具残留叶痕,在叶痕处着生有潜伏芽,可先后萌发长成球茎。芽球茎为母球茎上生长的幼球,球体直径约为0.5至0.8厘米。叶球茎是由芽球茎生长的长出叶片的带叶球茎,可开花,约1.2至1.5厘米,当其生长发育后即成为母球茎。据试验,单球茎的繁殖系数高,平均每个单球茎可获得球茎15至17个左右。母球茎、叶球茎单体露地栽植成活率相差无几,但以叶球茎的繁殖系数最高。
繁殖过程最好在春秋季节进行,以提高成活率。
红花酢酱草
适时做好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一般在春季(4—5月份)与秋季(7—8月份)结合浇水或下雨撒施或开沟施化肥(尿素5kg+复合肥10kg),以利植株生长。
近缘品种编辑
紫花酢浆草O.corymbosa : 多年生直立无茎草本。叶丛生,全为根生叶,小叶3枚,宽倒卵形,叶宽大于长、质软。花序基生,与叶等长或稍长,小花5—10朵,淡紫色。 大花酢浆草O.bowieana : 多年生草本,叶从基部丛生。小叶3枚,叶倒心脏形,伞形花序着小花8—12朵,深桃红色。
酢浆草O.corniculata: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疏柔毛,茎平卧,柔软,节间上生不定根。复叶互生,叶柄细长,小叶3枚,倒心脏形。伞状花序腋生,由1至数朵组成,花黄色较小。朔果近圆柱形,被有短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