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国,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人带孩子的情景都随处可见,并且习以为常。关于这一点,邻国日本却很不一样!
日本留学期间,在街上愣是见不着太多老人与孩子的组合。见着的更多的要么是同时带三四个孩子出门的妈妈,要么是精心打扮出来喝下午茶的老奶奶!
总是听说日本的妈妈如何如何强大,比如身前背一个,左手牵一个,右手同时还推着一个婴儿车,实在是厉害!他们为何能做到这样,日本的老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难道日本的年轻父母们就更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不需要老人帮忙吗?关于这个现象,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观念问题与独立意识
在中国,帮忙带孩子似乎成为了“主要的路子”,所谓“养儿防老”,或以此丰富老年生活。也不乏年轻人认为老人来帮忙是理所当然的。且老人们多是住在子女家,如果子女不让住还容易被指责是“不孝”的表现。
日本人从小被教育“不能给别人添麻烦”,且重视独立能力的教育。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和学校就有意锻炼孩子独自出门,独自回家。
因此家人之间也有这样的观念,有互相独立的意识。“因为自己已是拥有足够独立能力的‘社会人’,所以即使老后也不愿意依附子女生活”,这也导致如今出现了很多独居老人。
再加上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养老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渐渐也就不需要“养儿防老”的观念了。
有专业的介护人员照顾,有政府的养老补助,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有社区义工等等,恰好能让老人“不打扰”子女的生活。因此日本的老人可以自己好好享受退休后的老年生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更加注重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
相对于送孩子上兴趣班,日本的老人更加热衷给自己报兴趣班。
或许也因为如此,在我们看来日本人的亲情好像更加“淡薄”。
2、强大的家庭主妇群体
在日语里,家庭主妇叫做「専業主婦」。与职业女性相对、是指没有外出就业,专门以操持家务、管理家庭收入和育儿等为中心的群体。
直到现在,也有一提到日本的家庭,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工薪族与家庭主妇”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形成一种“家庭主妇文化”。日本女性多数人真正把“主妇”当做事业,事无巨细都会十分上心。这样一来,哪怕时间精力有限也会尽所能地去照顾孩子了。
3、相对育儿友好的制度与社会环境
随着日本女性大学升学率的上升、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的修正等,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开始纷纷走向社会,踏入职场。但出于经济原因等,不少职业女性在生育后也选择继续工作赚奶粉钱,“双职工家庭”的数量开始直线上升。
孩子怎么办呢?忙碌的年轻父母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托儿所,日语里是「保育園」。
随着需求的增长,日本托儿所近年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地区。政府近年来也有应对的措施,比如增加托儿设施的数量(0岁到3岁的孩子都可托付的那种)、完善保育士福利、加长母亲的产假育儿假、丈夫也一起休产假等等。
4、核心家庭化与人口的少子化老龄化
“核心家族”是日语词汇,在日语里称为「核家族」。意为由夫妇与子女组成的小家庭。由一个“核心”出发,其他的家庭模式都是由该核心的延伸而出来的。
在上世纪70年代,三世代同居还是常见的,看看《樱桃小丸子》中的一家人就知道,这也是如今中国城市地区占多数的家庭模式吧!
家庭模式的迅速变动在上世纪60年代。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个人空间,追求自由的年轻夫妇不想被束缚等原因,二世代的核家族成为主流。
看看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蜡笔小新》,他们就开始不跟老人一起居住了。可以说是核心家族化的一个象征。
学习效果:
1. 熟练掌握日语的正确发音;
2. 简单的日常问候和会话;
3. 可以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以及日常生活中打招呼等;
4. 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事物名称,数字,时间等中出现的基本词汇;
5. 能够理解日语的基本结构,能用非常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书写日语短文章:
选择上元教育的五大优势:
1.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高:50几家的连锁培训机构,让你随处可学;
2.交通便利:学校位置处于市中心,方便大家学习;
3.完善的网络服务:网站信息的更新满足你随时了解外语相关信息;
4.“一条龙”式的班级服务管理制度:让你安心学习,放心考试;
5.配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合适的班级人群,既有学习氛围又可以提升学习效果。
咨询老师:徐老师
咨询地址:江苏省南通如皋海阳路中山大厦1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