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东凌码头20多公里,坐落着海力风电25000平方米的厂房。厂房的旁边,另一个面积略小的新厂房正在施工建设中。待厂房建设完毕,海力风电的产能就会进一步扩大。
创办于2009年8月的海力风电,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海上风机塔架和海上风机基础导管架承载平台制造商。面对未来,海力风电的上上下下都卯足了劲——扩建厂房、兴建码头和基地,只待海上风电的大爆发。
“前几年赚的钱几乎都拿来扩大生产了,希望海上风电产业能够快速发展起来。”海力风电董事长许世俊在匆忙赶会的途中对《能源》杂志记者意味深长地说。
尽管十二五时期海上风电装机量只完成了不足两成的目标,但这完全没有影响业界对海上风电十三五实现快速增长的信心。相反,几乎大家都认为,过去的缓慢发展已经为未来的大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海上风电已成为能源产业的投资风口。
但从现实来看,海上风电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等上层建筑远未完善,个中缺失和漏洞何时补齐并没有时间表;技术产能以及配套设施等经济基础亦是薄弱,海上风电产业链仍然是一个尚未强健的弱者。
这些都构成了海上风电投资风口之下涌动的暗流。如何看清暗流、避开暗流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这些也都是海上风电爆发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能源》杂志主办的2016能源中国行寻找风能的洁净世界暨“迎增长”海上风电发展与投资研讨会上,海上风电的各界人士对此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同时,我们还调研了海上风电产业的多方代表。至此,一个更加清晰的海上风电产业图景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爆发的新“风口”
或许还没来得及对未完成的十二五目标扼腕,海上风电产业就已快速进入了被照耀得光芒万丈的十三五。
从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建设至今,我国海上风电的诞生至今历时8年。到2015年底,全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仅75万千瓦,没有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海上风电过去几年的慢速发展,仿佛使得大家都憋着一口气——未来要加快发展。 2015年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中,44个海上风电项目被列入建设方案,总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初步提出,海上风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开工建设1000—1500万千瓦。在庞大的规划数字下,无论是业主,还是设备制造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制定了远超过去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