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养殖菌种是以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七大类微生物为主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改善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帮助消化系统对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能防治雏鸡白痢,中鸡球虫、脱肛和仔猪黄白痢、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性;促进畜禽生长,提高动物繁殖能力;可提高畜禽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分解动物粪便中的有害物质,明显消除圈舍粪便恶臭,改善饲养环境(若饮水同时喷洒本品可降低室内氨气70~80%)
Em养殖菌种
【主要成分】 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有机酸、氨基酸、消化酶、维生素、小分子生物肽、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有效微生物含量≥2×109CFU/ml
产品名称:EM养殖菌种
主要成分:双岐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
产品性状:黄褐色粉状
执行标准:A/GY014—2009
批准文号:饲添(2009)010014
生产许可证号:饲添字(2009)1014
【功能作用】
★调节动物胃肠平衡,促进营养全面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抗病力,提高繁殖率、成活率及整齐度,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时间。
★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生产绿色畜禽产品;
★提高肉蛋奶等动物产品质量,改善畜产品品质。
★发酵粗饲料及饼粕和糟渣类原料,降低激素含量,改善适口性。
★除臭、驱蚊蝇,改善饲养环境,抑制、消除臭味,增进动物健康。
【适用范围】
适用于猪、鸡、牛、羊、鸭、兔等家畜家禽;以及狐、貂、鹿、鸽、鹌鹑等特种养殖动物全过程;制作无抗生素发酵饲料、微生物发酵浓缩饲料、秸杆青贮及养殖床底料发酵等。
【使用方法】
★直接饲喂:0.2公斤的原液与等量的营养剂稀释后均匀的喷洒在100公斤饲料上,直接进行饲喂,当日用完。
★饮水:原液兑水1:500-1000倍用于畜禽饮水。病弱动物可按每公斤体重1-2ml灌服原液,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发酵粗饲料:1-2公斤原液与1公斤红糖兑水100公斤,均匀拌到300公斤待发酵的原料中,密闭发酵,等到发酵料有甜酸发酵气味时即可拌料饲喂。30℃左右发酵3-5天,温度低时发酵时间适当延长。
★圈舍除臭:利用喷雾器对畜禽舍地面、墙壁、舍顶、排水沟进行彻底喷洒,200-500倍稀释液每隔5-10天喷洒一次。
【注意事项】
★常温阴凉处保存,用后密封。
★不要与杀菌剂、抗生素等药物同时混用。
★底部稍有沉淀或浮有些微白沫均属正常。
★制作稀释液或活性液最好用井水。
【保质期】2年
【包装】15g/瓶
【包装】10瓶/盒
【存放条件】阴凉避光保存
仔猪在出生后30天内所发生的黄白痢,其发病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现代养猪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染病。另外大肠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因而在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过程中,采用生物疗法是最有效的一种防治方法。
由于仔猪的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的差异,大肠杆菌病一般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
一、仔猪黄痢
黄痢多为仔猪在7日龄内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在炎夏多雨潮湿和寒冷季节,春、秋温暖季节相对较少。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
猪舍环境污染严重、阴冷潮湿、环境冷热不定、新生仔猪初乳吃不够或母猪乳汁不足以及产房温度不足使仔猪受凉,都会加剧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本病病菌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最短8-10小时,常为整窝发病,有时为几头发病。
最初症状为仔猪突然拉稀,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色至灰黄色,有腥臭味,随着病情加重,拉稀愈加严重。病猪严重脱水,体重迅速下降,可达30—80%,精神沉郁、迟钝、眼睛无光、皮肤蓝灰色、质地干燥,最后昏迷死亡。
病理变化:无明显特征性病理变化,较为突出的是肠道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可见败血症的病变。
预防和治疗:
1、预防黄痢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从母猪的饲养管理入手,采用 EM微生态发酵料作为母猪的主要饲料添加,可在母猪产仔后有效的预防黄痢产生,方法如下:
用EM菌液发酵饲料(成份为玉米、麦麸、秸杆等均可)添加到母猪日粮中,采用这种方法,可提高母猪在怀孕期仔猪的体质,母体的抗元水平,另外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保证出生仔猪吃好、吃饱。
2、在初生仔猪吃初乳前,每头仔猪口服 EM菌液5ml,可有效的预防本病发生。
3、发病后,采用抗生素与EM菌结合治疗的方法:有痢必康肌注, EM菌液口服,每次口服5ml,每天4次,可收到极好的疗效。
(EM菌液用温水预热一下最好)
管理措施:
1、母猪分娩前后,应保持干燥与温暖,为仔猪提供一定热源。
2、加强母猪在怀孕期间的日常管理,强调“科学管理、合理饲喂、防大于治、保健第一”的原则。即能有效的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又能为仔猪以后健康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