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热潮不减的APP开发,被同化、被淘汰的残忍市场规则,大学生需要更细化、更持续化地运营APP产品。
因可爱的卡通形象,席卷了各网络用户头像的“脸萌”APP,开发的人是一群90后大学生;“超级课程表”一键便能搜索3000多所高校的课程,方便了学生间共享高校课程资源,这个APP最初的想法源于一名90后大学生……
这些耳熟能详的APP名字,代表着一群早在象牙塔里就酝酿着“创业梦”的90后大学生的创业果实。同时,创拓中国首届大学生移动APP创新创意大赛、北 大青鸟“学后杯”APP创业大赛等针对大学生APP创业而搭建起来的比赛平台也应运而生。伴随移动终端的发展,APP创业对于有着创业梦的大学学子来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试错成本低
在2014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兼职猫”APP创业项目获得金奖,不仅突破了50万用户大关,还获得了百万元级天使投资。“兼职猫”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免费、高效的找兼职平台,其创始人是广州中医药大学90后毕业生王锐旭。
2012年5月,大二的王锐旭创立了校园媒体“魔灯团队”,专门为企业做校园推广策划。当年10月,“魔灯”的月业绩就突破了20万元,服务企业超过 300家。由于客户中有不少是做手机移动APP的企业,王锐旭开始关注移动APP。在2012年“魔灯”招新时,王锐旭发现一些兼职黑中介会在大一新生入 学时趁虚而入,他决心打造一个绿色兼职平台,维护同学们的利益。结合他以往的兼职经历,“兼职猫”APP的雏形渐渐在他心中形成了。
王锐旭认为选择移动APP作为创业的切入口,最大的优势是试错成本较低。如今智能机的普及,移动APP的用户需求量大,大学生只需要掌握技术和搭建核心团队,就能够在低的试错成本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IU校园”APP是华南理工大学的“爱柚”团队研发的,其定位是校园社团组织自主发布活动信息的平台,搜集大学生用户各类校园信息。据该团队的创始人之一赵艺峻介绍,他们创办“IU校园”的初衷是看到校园内的社团活动等信息的宣传一般都效率不高,而且使用海报、小广告的方式又不够环保,于是他们打算建立一个有针对性地集合校园内各类活动、社团咨询的平台。“爱柚”团队对比了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账号等常规平台后,看到了APP的优势所在:利用自主技术,能更自由地设置平台信息,让用户体验更有针对性的平台分享服务。
因此雯伟科技认为,APP创业确实成本很低,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我们来说,只需要一台电脑,把自己平时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技术开发上去就行了。当然, 一款APP的研发光靠技术是不行的,其背后还需要一群懂运营、页面设计、财务计算的成员
本文转载于 APP开发 http://www.wecan8.com/app.html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